往返于法兰克福和慕尼黑之间

2025.03.30 · 10 minute read

我们从未认真商量过具体几点起床,几点出发,只是估计了个上午九十点钟。等着起了床,简单收拾了行李,看着时间都快到了 11 点,才悻悻的出发前往停车场。

从家出发走到停车场,我们路过火车站,看到行人们错落的站在站台上,听到喇叭里面的信息广播。景象和声音召唤着我的大脑回路,仿佛下一秒我就要岔开路,走向站台,但随即转念一想,有了车,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无需光临德铁的车厢了。霎时间,竟然生出了些许感慨,但一想到德铁延误给我造成的糟糕感受,感慨也就烟消云散了。

去的路途全是由她完成的。我曾询问她是否需要换着来开,她似乎状态很好,说着不用,就一直开完了全程。

从 A5 一路向南,到了斯图加特掉转方向进入 A8 就能直接抵达慕尼黑。

还记得一路上的天气由阴转阳,开始是乌云密布,小雨淅淅沥沥的,随着向南驾驶,大片的云散开,露出了太阳。我坐在副驾驶,看着变换的风景从眼前飞过,尤其是从狭窄到宽阔处,令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单向是宽阔的四车道,即便是在最右侧也可以疾驰到 130 以上,两旁是绿树林,远处有些恍惚的小山,天上的云则是格外的肥厚。一会儿是清淡飘逸的,一会儿又是浓密厚重的,天气也随着速度盘飘忽不定。

去程的时候,我们没有特地的准备音乐,只是上了高速以后才慢慢甄选。我们以「印象派」的方式进行选取,印象深的排在最前面,而后是浅的。最深的,自然要数《超高音质 - 车载必备金曲》。只记得每个大叔大妈的车里都会有多张类似的 CD 碟片,专辑没有固定的名字,但必然是这些形容词的任意排列组合,而且最后歌手那个条目也必然是「艺术家」、「群星」之类的,不明所以的称呼。味道真是冲,但也真的醇。

「内蒙古」,「草原」,「西藏」等等元素似乎更受老一辈的青睐,「纠结的情爱」都要往后靠一靠,要么是中年男人浑厚的嗓音,要么是奉为国宝艺术家的女高音,各类杂七杂八的气质都会汇聚在一张 CD 中。小时候听多了,听烦了,自己开上车以后竟然格外的带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老一辈的智慧?「诶嘿~嘿诶~」突然一阵俏皮的声音出现在了山歌中,把我一股股得抽回到了儿时的国内记忆中。看来,这也不失为一个感受回国气息的好方法。

高速公路上,每过一段间隔,都会遇到休息站。站点的排布似乎非常有讲究,因为只要下体的膀胱开始抽动,等再开上十几分钟,就能见到快意释放的地方,所以,我大胆假设,这些站点的排布距离,也许就是根据成年人的平均膀胱尺寸和忍耐时间综合计算出来的,所以才会如此之精妙,让我们坐在车中啧啧称赞。

休息站的消费感非常浓重,只要停下来,就让你不得不消费。除了昂贵的油费,还体现在厕所和食物的消费方式上。如厕要一欧元,投入硬币就会吐出一张一欧元的代金券,店内消费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它减免。感觉商店中的物价是平常的 1.5 倍,再加上代金券,价格其实还好,但购买一件东西才能使用一张券,因此多出来的券只好自己存着,筹划着下次再用。如厕是必须的,因此拿到券也是必然的,为了让自己感觉「值一点」,所以券也得用出去,这不又得买一杯咖啡,完后喝完坐车里继续等着咖啡因催尿,从而实现下一个休息站的如厕和消费循环。这些人,精得很,也坏得很。

大概开了 5 个小时,终于到了慕尼黑,她累到沉睡过去。我没打扰,心里联想到了欧盟长途安全规定,说的是司机开长途,每次驾驶 4.5 小时后都要休息 45 分钟。这很合理,毕竟开车确实消耗精力,但对比国内却有不同。记忆中,在中国似乎不会有大巴车会司机会停下休息,又类似于土耳其的司机,穿个白褂子,中途还会停靠揽行人,休息最多就是喝口咖啡或是茶水。他们都像是大仙,盘着手里的巨大方向盘,在曲折的山路里各种游走,好不自在,但赶来赶去说白了还是为了能多赚些钱,多点休息的时间,为此在无形之中修炼并精进了各种驾驶能力。令人钦佩,但也确实是辛苦。

因为我们已经领略过了 A5 的狭窄,所以回程我选择从 A9 转 A3,先是向北,再向西。实际体验下来也确实更好一些,道路更加宽阔,沿途的设施也更齐全。

有了上次的长途驾驶经验后,我们两人有了经验,只要要提前存储好歌单,以免手忙脚乱,不知道听些什么。因为要检索自己最喜欢的歌曲,所以一不小心就鉴赏到了凌晨,最后整理出来了一张长长的列表。我们几乎没有添加重复的歌曲,蹊跷的是,唯独「套马杆」被添加了两次,兴许是草原和骏马的魅力,让我们的选择不谋而合,做得好!

相对于她的稳扎稳开,我驾驶则稍微激进些。指示牌,车,我,三者的最低限决定了速度的上限,习惯以后,我能从超车中感受到了些快乐,当然,一切还要以安全为准。

天气这次是反着的,由阴转阳。太阳逐渐从云中冒出来,光线照在手臂和身上,暖呼呼的。得益于宽阔的道路和丰富的植被,视野和景观非常好。看着山上的小城逐渐出现,再逐渐隐去,脑子里也会幻想着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以围绕着繁华中心而活的生活方式。

开了两个多小时,我们找到了一个膀胱休息站,停靠了,上过厕所没有去买什么吃的,而是从袋子里拿出了她做的简单鱼汉堡。太阳被云雾笼罩着,天气变得阴阴的,风也在刮着。我们两人坐在车里,听着财经播客,一边吃着汉堡一边点评,口干了再嘬两口咖啡,还要防止汉堡渣渣掉进干净的车里。也许是因为开车不熟练的缘故,眼睛感到胀胀的,因此就把驾驶的宝座交给了她,让她负责之后的行程。

熟练了以后,她开的更好了,车速控制得当,超车也更从容了。从中我们还获得了一个经验,就是遇到什么事情,先不要惊呼出来,而是稍微冷静的直接说明。因为惊呼会让驾驶的人感到慌张,而一慌张操作就会变形,车开不好,还闹的情绪不佳,所以抑制住呼喊的冲动,保持平和且镇静,对大家都好。

一路上风平浪静,进了城,驶入了停车场。身体似乎没有之前的那样疲惫,也逐渐了习惯了开车和坐车的感觉,往后大概会越来越频繁了。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请我喝杯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