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ş - 陌生的交易

2024.09.06 · 12 minute read

租车

卡什镇子不大,就有一条主街道,但汽车却不少,而街边剩下的位置,都被小摩托车占据了。在我心目中,小摩托车是个非常适宜的交通工具。它不大,可以穿梭在房子中间;它有动力,能应对上下的山势;它续航足,去偏僻的街区或海边很方便。在这个小镇常见摩托车的身影,我们不打算租汽车,但为了增加活动半径和灵活度,决定试试小摩托车。

在地图上,我们找到了第一家租车店。傍晚散步过去,只见得店门大开,门口稀稀疏疏停着摩托,张望了半天,却也找不到店主的身影。我们踏进门,尝试叫了几声,却也没有回应。因此,我们无功而返,计划着晚饭过后再回来看看。

晚饭过后,我们回来的时候,就见到了店主大爷带着孩子在旁边吃东西。他看到有客人上门,憨憨地跑到跟前向我们介绍。他英文很好,说车是 400 里拉一天,没有押金。如果有事故且是对方的责任,那么对方保险负责,如果是我们的责任,那我们该赔多少就多少。听上去是相当详细的介绍,但爱人的提醒,即时拉住了我这匹即将脱缰的野马。

我听见没押金,感觉价格大致能接受,脸上浮现出了便宜到惊讶,想要快速成交的轻松神情,但爱人之前调查过,见网上说是有 150 一天,因此谨慎不少。统一口径后,我们回复大爷,说是再回去想想,如果决定了就第二天来租。

土耳其的交易,多看是不是本地人,看是不是说的本地话。是,则友情价,不是,那就可以靠着绝对的信息差坐地起价。因此作为外国游人,做任何交易的时候,还真应该留个心眼。我反思,像我这种喜形于色的,就是个反面典型,最容易在其中被宰的。

第二天,我们在地图附近标记了三四家,打算一家家挨着过去问。

第一家离港口最近,门前也最为吵闹。店主在忙着和另外的顾客谈事情,见我们过来,就招呼另外一个靠近门口的年轻小哥和我们聊。他不说话,沉默良久,从兜里掏出手机,在翻译软件中颇为熟练地输入土耳其语,翻译过来是你们想要租什么。我们用英文作答,说想要租小摩托车。他回复要只需要 150 里拉,很棒的价格,但条件是需要有经验。本着诚信原则,我们诚实地告诉他说我们没有经验,还能不能租。反反复复「对话」了几轮,结果都是不能。最终我们只好作罢,道谢过后前往下一家。走在途中,有个问题萦绕在我脑中,既然他能听懂英文,为什么还需用翻译软件呢?着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家在不远处,从远处就能看到梳着别致油头的年轻人坐在空调房里,一边闲聊一边玩手机。见我们过来,店主马上放下手机向我们打招呼。开了玻璃门,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确认了 150 里拉的价格,开门见山地问没有经验行不行,得到的回答和刚才一致。店主还特别嘱咐了一句,要有非常熟练的驾驶技巧才可以。随即转过话头,马上推荐让我门租车驾驶。听到这句话,爱人露出了怀疑的表情。持有德国的驾照本来可以不论有经验与否在土耳其驾驶小摩托车,这会不会是商家的一种为了引导顾客去租利润更高的小汽车的一种营销手段?? 我们依旧无法,因此只好扫兴得离开。

烈日炎炎,我们被高温和连续的拒绝搞得晕头转向,遂决定,如果最后一家也不行,那就转回头问第一家,贵也就贵点儿吧。朝着山坡走不远,我们就来了最后的租车店。这家店虽然评分高,但实际只有几个人评论,我心里有些将信将疑。店面没有豪华的配置,应该说是对比之中最朴素的,昏暗的房间没有空调,破旧的木质桌子和椅子,墙上和玻璃上贴着陈旧的日历和海报,门口似乎也没有几辆像样的摩托车。

进了店,靠在桌子一侧的人和我们打了招呼。同样的话术,我们又强调了我们有允许开小摩托的德国驾照,只不过没有相关经验,并询问能不能教我们开小摩托车。听闻我们的询问,对方报价 400 里拉,也确认没经验没关系,愿意教我们。被两家店折腾之后,我们的心灵仿佛如沐清凉的空调,看到了自由奔驰的希望。简单合计,我们就这样决定了。因为现金不够,我们打算用欧元付,他说没问题,只不过现在手头没有里拉现金,打算之后还车了以后还多出的钱,写字条为证。

经过市场调研以后,我们也摸清了市场行情,即租小摩托车必须要有当地认可的驾照,例如持有德国B驾照。如果是中国驾照,则需要翻译件或国际驾照。其次,价格分乘有经验和没经验两档,有丰富驾驶经验 150 里拉,没有驾驶经验 400 里拉。最后,虽然小摩托车没有押金,但是也没有任何保险。

成交之后,他没着急出门带我们看车,而是用土耳其语打了一通电话。我们不解其意,他说等等,车马上就来。我们呆站在门口等了会儿,只见得一个骑着黑色小摩托车的大爷飞驰而来,停稳到店门口,下了车,伸手给我们指,示意这就是我们要的车了。

就是这辆

车不大,非常破旧,但感觉饱经风霜,看着很皮实。我们交了钱,店主从店里拿出了自带复写纸的表格。他们两人用车椅子当桌子,对着我的驾照和证件一通记录,其间嘴里还说了很多听不懂的土耳其语,感觉,大爷咖位是比店主要大上不少,一通指指点点。等单子填完,他们就指导我开始如何点火,按油门,停车等等操作。可能是因为上两次碰壁的关系,我生怕他们会因为我技艺不佳,导致看了我尝试操作之后,收回租车,所以我用尽浑身解数尝试记忆,并尽可能在下一步的实验环节中复现刚才的操作。结果大概是差强人意的,起码没有在起步的时候就把车挂着碰着,试着在院子里转了个踉跄的小圈圈之后,我拍着摩托车的椅子说,没问题,很好骑!

试验结束,我心想也该结束,然后付钱了,但很可惜没有,店主说,我需要跟着他去去另外一个地方,交钱,然后我在独自把车开回来才行。我懵懂的满口答应,随即坐在了副驾驶。大爷一个箭步就上了主驾,指指我的头盔,示意我戴好,然后熟练地启动了摩托车。

路不平,一路是非常陡峭的上坡,我坐在副驾,身体不自主的向后倒。为了平稳,我自然要扶住大爷的肩膀,Polo 衫和白色跨栏背心,看起来是一套,碰上去的感觉就是另外一套了。我本来想要用双手轻轻扶肩膀,但因为天气炎热,他出了不少汗。为了不捂着大爷,也为了防止怪异的手感,我从一整只手掌,改成只用几个手指做支撑。虽然面对颠簸的路途不算是很牢固,但起码没有飞过去。在经过了十几个弯路过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另外一家店。看到店牌子,我才知道这个大爷是另外一个修车的店主。

他完全不会英文,单纯用手势邀请我坐下。我面对陌生的环境,显得很乖巧,总之顺着对方的意思准没错。之后,我把欧元交给他。他用浏览器查了查当日汇率,并用计算器算了算 400 乘三天的总价,和我确认完数字后,找给了我余下的费用。具体过程的我忘记了,总之非常艰辛,除了最基础的软件翻译,我们用了几乎所有的能表达含义是的方式,嗯嗯啊啊,手势,数字等等,最后还是把这单小生意给敲定下来了。

等我骑车离开前,他还帮我选了顶头盔,是被埋在众多的巨大摩托车头盔之中,最小最秀气的那个。我不知怎么表达感谢,只好连连用大拇指的手势,表示对他的最真挚和热烈的感谢与赞赏。

同他告别后,我骑着小摩托,一边估摸着来时的方向,一边回忆街道标志的含义,开始时颤颤巍巍,等过了几个道口,深觉熟练不少,遂朝着原来的方向,一路自由得奔驰而去。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支持是我的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请我喝杯咖啡。 ☕️